当前位置:资讯

当前焦点!橱窗的革命|俞玮:社区商业建设要与公共基础服务融合

2023-04-28 19:20:0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资料图片)

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深化。企业的改革历程和实践经验,往往呈现出整个时代的发展变迁。

在百联集团成立2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系列微纪录片《橱窗的革命》,我们邀请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国企改革的亲历者和观察者,围绕使命、改革、协同、创新、体验、潮流、融合、关爱8个关键词,深入探讨国企如何通过改革转型参与城市商业发展,推动城市更新,共创“人民城市”。

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俞玮2023年初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以下简称“规划”)对社区商业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俞玮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消费呈现便捷化、服务化、数字化的升级趋势。新版规划正是依据居民消费高度便捷化的需求而做出相应调整,将社区商业设施的服务半径升级至800-1500 米。新规则与建设“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不谋而合,对未来社区商业规划提出了新要求。俞玮认为,未来社区商业建设会更多地与社区文化特色、居民日常生活相连接,依托城市空间特色而发展,变得更加开放融合。同时,国有企业肩负着保障民生的社会责任,在商业决策时不仅会考虑商业利润,更会兼顾市民的利益,应当在未来社区商业发展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澎湃新闻:上海目前是如何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的?它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进展如何?

俞玮:“15分钟生活圈”是一种对社区商业的升级化表达,其核心目标是满足大众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从社区商业的角度出发,居民消费呈现三大升级趋势:第一,便捷化,居民对消费高效性快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区商圈的服务范围从过去的2-3公里逐步缩短为1公里左右,确保居民日常需求都可在步行15分钟的范围内得到满足。第二,服务化,消费者的服务类需求逐渐高于购物需求,因此社区商业需要配备更多服务类业态,比如家政、洗染、维修,甚至可以扩展至体育、教育、文化类服务。第三,数字化,消费体验的网络化、智慧化已是大势所趋,这也是社区商业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

澎湃新闻:社区型购物中心的更新对于引领上海城市的更新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对于市民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俞玮:城市更新是从决策者角度出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范性引导。商业更新是经营实体自发的、自下而上的市场化升级,包括业态转型、功能更新、经营模式升级等。城市更新为商业更新提供方向性指导和规范化标准,商业的改造升级能给城市注入活力,两者之间需要相互适应,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

就社区商业发展而言,市场自发的商业更新往往扮演着更加核心的角色。社区商业具备一定的基础保障和社会公益性质,因此商业建设需要遵循城市更新的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充分激发经营实体的活力,从居民需求出发进行商业设施和服务的升级改造,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区商业繁荣,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澎湃新闻:最新发布的《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对社区商业有什么新规划?这是由城市居民的什么新需求所带来的?

俞玮:随着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家庭的补货周期变短,消费频次更高,即时性消费增多。与此同时,年轻家庭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更习惯线上购物,对线下购物的出行距离要求越来越高。新版规划正是依据居民消费高度便捷化的需求而做出相应调整。相较之前的版本,新版规划最大的突破是对社区商业服务半径的重新定义。在主城区,社区商业的服务半径从原先的2~3公里缩短至800~1200米的范围;主城区以外,服务半径适当放宽至1.5公里的范围。新规则与建设“15分钟生活圈”的理念不谋而合,对未来社区商业规划提出了新要求。

澎湃新闻:社区级商业在整体商业空间布局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尤其是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社区级商业与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相比,在规划目的和服务群体上最大的不同在哪?

俞玮:“规划”提出的四级商业空间体系,它包括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市级商业中心、地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其基本区别在于商业服务半径,并由此产生功能定位的差异。

国际级消费集聚区面向国内和国际的消费人群,提供国际化、最顶级的综合消费服务,体现上海消费体验最高水平,是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

市级商业中心主要面向全市的消费人群。根据服务群体的情况,市级商业中心不仅分布在核心地区,也会布局在城市的不同区域。

地区级商业中心服务于本区域及周边区域的消费人群,服务辐射半径约10公里范围。社区商业以“15 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基本服务单元进行配置,服务辐射半径在1.5公里以内,主要服务于本社区居民,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

澎湃新闻:“规划”中,城镇地区的社区商业设施可分为“社区级商业中心”和“邻里商业设施”两类,也对乡村地区的社区商业设施做了要求,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俞玮:不同级别的商业中心在城市地区和郊区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对于城市地区而言,社区商业可分为“社区级商业中心”和“邻里商业设施”两类。社区级商业中心位于步行 15 分钟可达范围内,满足市民日常多元化的生活消费需求,商业体量较大,服务人数多,功能相对完善且业态较为齐全。邻里商业设施与社区距离更近,在步行5分钟可达范围内,优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包括菜场、早餐网点、药房、洗衣房等,作为社区级商业中心的补充。

对于乡村地区而言,由于消费者居住较为分散,因此社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相应放宽至2公里左右。商业中心不仅要保障乡村居民基本生活服务,还要兼顾生产服务需求,比如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另外一些基本的社区公共服务也需要被纳入乡村社区商业中心的规划之中,比如金融服务、邮政服务等。

澎湃新闻: 社区商业规划应如何与文化、体育、幼托、医疗、公共活动等服务功能相结合,更好服务周边社区居民?

俞玮:最理想化的空间布局应该实现“四合一”的形态,即社区商业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布局,从而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服务。“四合一”的完美形态在实际操作层面很难实现,它更多是方向性的指导。在社区商业改造升级中,可以引导进行就近布局,尽可能实现四个中心在空间上的聚集。同时,服务中心融合的方式不仅局限于同一平面的聚集,也可以是复合式的立体的聚集。

澎湃新闻:您认为社区商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俞玮:社区商业不同于其他商业体,它依托于社区而生存发展。未来会更多地与社区文化特色、居民日常生活相连接。比如一些大学周边的社区,可以将学校的优势资源与社区商业相融合,使用大学生的艺术作品布置公共空间,既能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又能为大学生提供作品展示平台。再比如一些拥有优质文化基因的街道,如拥有上海影城的新华街道,在社区商业规划中可以围绕电影主题展开,突出社区特色的同时为居民带去独有的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此外,未来社区商业会依托城市空间特色而发展,变得更加开放融合。在中心城区,由于建筑之间的城市空间尺寸较小,社区商业供给多以街区式的形态进行,未来,此类商业设计可以更多与周边设施相结合,更加开放包容。在非中心区域的新建城区,社区商业会按照标准化的规划思路推进建设,既有社区级商业中心覆盖核心功能,又有邻里商业设施作为补充。其中邻里商业可以尝试更加开放式复合化的设计,将商业设施与社区公共空间相结合,扩大商业与居民的接触面。

未来社区商业的发展需要国有企业发挥更多作用。一方面,国有集团具备良好的商业资源,拥有丰富的连锁商业网点、扎实的基础商业设施、优质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平台资源、成熟的商业运营经验。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肩负着保障民生的社会责任,在商业决策时不仅会考虑商业利润,更会兼顾市民的利益。

澎湃新闻: 您如何理解美好生活?

俞玮:个人非常欣赏新加坡的邻里中心,这也是我期待的未来社区商业模式。新加坡的邻里中心就是将公共基础服务与社区商业完全融合的典型案例,比如利用轨道交通站点打造商业服务中心。居民下班途中可以在交通站点完成用餐、购物等一系列生活基本需求,而后直接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实现公共交通与商业服务的无缝衔接。如此便捷的布局,零距离且高效的综合性商业中心,是我心目中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想象。

未来,我希望无论是新城的社区建设,还是老城社区改建更新,都可以借鉴这样的布局思路和模式,考虑将商业设施与交通设施相结合,比如公交车站、停车场等,提升社区商业的品质,为市民带去更加便捷美好的生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关键词:


POS终端产业链全景分析及市场前景如何

2023-04-28

资讯来源:中研网 互联网

亿缕阳光|年轻就会有无限可能

2023-04-28

资讯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德银4.1亿英镑收购英国精品投行Numis

2023-04-28

资讯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Redis+DB实现基于号段的发号器原理

2023-04-28

资讯来源:编程技术之道

营业执照企业名称变更流程

2023-04-28

资讯来源:法务网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