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陶春燕
6月15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职业教育与大国工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工作处副主任李倩介绍,学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特别是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开发应用工作。学校立足师范教育专业优势,以新时代大美育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两河文化为依托,开展传统文化与专业融合、非遗传承课题研究及数字资源建设等工作。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山东省首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获批成立孔子学堂,柳林花鼓项目入选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因地制宜,有机渗透。学校先后聘请15名“非遗”传承人担任专兼职教师,开展柳林花鼓、东昌府木版年画、临清驾鼓、彝族烟盒舞等进校园活动,开展非遗实践教学、重点课题研究、数字化资源开发、艺术作品创作、文创产品设计等社会服务工作,通过传承人传帮带,为我市区域性特色文化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四路并进,深度融入。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学生活动、融入社会服务,营造浓厚文化传承氛围;组建师生传承教育实践团队、传统技艺传承工坊与展演团队,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山东省艺术作品展演、聊城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文化惠民旅游季开幕式等活动。与幼儿园成立园校联合体,开展临清龙灯教学,带动舞狮、高跷等传统项目在幼儿园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代人去传承;非遗的种子,需要在新时代青年的心底去成长。学校开设非遗特色课程,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让青年学生接受文化浸润、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来;也是落实教育理念的重要措施,着眼学生未来,引领他们找到自己的天赋、开发出潜能,促使他们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李倩说。
关键词: